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
 

  “俺这儿的秸秆成了宝,农户前面收庄稼,廖东贺在后边收秸秆,大众不再为秸秆处理发愁了。”8月3日,淮滨县赵集镇宣扬委员董锋介绍说。

  300亩地的农场里,玉米、花生生气勃勃,100多头西门卡尔肉牛在牛棚里悠闲地吃着扎好的秸秆。农场主廖东贺热心地介绍着他的创业故事和家庭农场开展状况。

  廖东贺曾经一向运营出租车生意,日子尽管单调却能挣到不少钱。但在外的时刻长了,思乡之情益发激烈,他萌生了回老家开展的主意。

  说干就干,2014年,有一股子冲劲儿的廖东贺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,通过土地流通,承包了洪河边畔的300亩地用来搞栽培,按两年三熟的作物熟制季节性栽培玉米、花生和小麦。一起,他敏锐地感觉到生态循环农业是往后开展的大趋势。他先到驻马店泌阳县调查,建起了既通风又便于机械化喂食的场棚,随后又到山东、河北、江苏、甘肃等地进行饲养学习,通过比较甄选,终究挑选甘肃的个大、抗病能力强的肉牛——西门卡尔进行饲养。建场,买牛仔,一年时刻,廖东贺的家庭农场很快成了规划。

  廖东贺先后置办了铡草机,打捆机,将同乡收割剩余的麦秆、玉米秆打捆运到饲养场作为饲料。而牛粪通过发酵又制成农肥,循环使用,既改进土壤,又肥了庄稼。廖东贺说,他计划逐渐扩展农场的栽培培育面积,添加养牛的数量,争夺到达栽培饲养面积1000亩,出栏肉牛600头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农场主”。